首頁>資訊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今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fā)布會 2020-11-23 14:14:50  來源: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11月23日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今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fā)布會,民政部副部長唐承沛和國務院扶貧辦、貴州省民政廳、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民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有關情況。

以下為發(fā)布會實錄:

記者: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是脫貧攻堅的最后一道防線。請問民政部在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方面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謝謝。

民政部副部長唐承沛:

正像你剛才說的,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內容,也是最后一道防線。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對喪失勞動能力、無法通過產業(yè)扶持和就業(yè)幫扶實現脫貧的貧困人口,要全部納入低保等救助制度,實現政策性兜底脫貧。民政部黨組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指導全國民政系統認真抓好落實,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努力做到“不落一戶、不落一人”。

一是完善低保等社會救助制度,把所有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兜底保障范圍。中央部署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以來,民政部會同相關部門連續(xù)五年制定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政策措施,強化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fā)政策的有效銜接,確保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納入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范圍,實現“應保盡保”。同時,完善農村低保制度,對不符合整戶納入低保范圍的貧困戶,但戶內有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的,將重病、重殘人員單獨納入低保范圍。全國共有200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了低保或者特困人員救助供養(yǎng)范圍,其中老年人、未成年人、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人占67%。另外創(chuàng)新發(fā)展了急難救助制度,建立主動發(fā)現、主動救助機制,對遭遇突發(fā)困難的群眾做到及時發(fā)現、及時介入、即時救助,切實保障好這些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為了進一步深化社會救助工作,今年中辦、國辦出臺了《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意見》,社會救助法的立法進程也在穩(wěn)步推進,加快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制度健全、政策銜接、兜底有力的多層次綜合救助幫扶體系。

二是不斷健全工作機制,精準認定兜底保障對象。認定兜底保障對象是重點,但也是難點。近年來,我們從機制建設入手,會同相關部門制定查詢戶籍、車輛、住房、社保、就業(yè)等方面信息的辦法,指導各地普遍建立了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客觀評估申請人的家庭收入、財產等狀況。健全完善農村低保家庭經濟狀況評估核算機制,綜合評估家庭貧困狀況。同時,督促各地建立低保經辦人員和近親屬享受低保的備案制度。低保經辦人員的親屬享受低保要進行登記備案。不是說經辦人員的親戚或者家庭就不能享受低保,只要達到條件,可以享受,但是要登記、要備案,防止出現漏洞。另外,要完善低保的長期公示、民主評議等制度,強化社會監(jiān)督、輿論監(jiān)督,不斷提高低保的規(guī)范化水平。

三是穩(wěn)步提高救助水平,切實解決納入兜底保障范圍的困難群眾“兩不愁”問題。隨著全社會生產的發(fā)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低保的救助水平在穩(wěn)步提高。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要統籌協調農村扶貧標準和農村低保標準,按照國家扶貧標準綜合確定農村低保的最低指導標準,實現“兩線合一”。民政部督促指導農村低保標準低的地方穩(wěn)步提高標準,實現與扶貧標準有效銜接。現在全國市縣一級的農村低保標準全部已經達到或者超過扶貧標準,而且是動態(tài)的超過。貧困戶納入低保以后,吃穿“兩不愁”問題是可以解決的。目前全國農村低保的平均標準為每人每年5842元,農村低保標準是按照年來算的,算到月是每個月487元。低保給予他的是補差,比如現在每月的低保標準是487元,但是群眾家里面還會有一些生產性、勞務性的收入,計算這部分收入后,如果家庭收入達不到低保標準,就給予補差,補差后他的收入就達到了當地低保標準?,F在全國月人均補差為289元。

四是強化因人因戶精準施策,根據致困原因分類解決不同群體遇到的困難。對于獲得低保以后生活仍然困難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殘疾人和重病患者,還可以適當的增發(fā)低保金。對于因剛性支出較大而致貧的家庭,在核算家庭收入的時候,可以適當扣減因病、因殘所增加的剛性支出,有些家里有重病病人、重度殘疾人,他的支出比普通的困難群眾會更大,算他收入的時候要把這些剛性支出適當扣減。對于貧困人口就業(yè)、參加扶貧項目的工作成本,在核算家庭收入的時候也要適當扣減。另外,對于已經納入低保范圍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家庭人均收入超過低保標準以后,正常情況應該退出低保,但可以給予一段時間的“漸退期”,比如再延長半年享受低保,等他穩(wěn)定脫貧以后再退出。對于貧困群眾遭遇的突發(fā)性、臨時性生活困難,強化臨時救助措施,開展小額先行救助,高效快捷解決“燃眉之急”。

總得看,社會救助兜底保障的安全網是密實牢靠的,基本做到應兜盡兜、應保盡保,較好實現了中央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既定的目標任務。謝謝。

關鍵詞: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相關閱讀:
熱點
圖片 圖片